不久前,一部反映甘肃省西和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纪录片《决战西和》在甘肃卫视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之所以将镜头对准西和县,就是要记录当地干部群众以及各方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最后决战时刻付出的艰苦卓绝努力,借助影像的方式见证这里撕掉千百年贫困标签的历史瞬间。”日前,该片总导演坚志强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为我们揭秘了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坚志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他对家乡有着眷念之情。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这些年走南闯北,拍了不少题材,但我愈发体会到我们西部故事的价值被低估了,西部故事亟待被讲述。” 在坚志强看来,拍纪录片,没有捷径,只有“笨功夫”——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他回忆,《决战西和》摄制团队在西和县拍摄当地的辣椒产业时,从辣椒苗培育开始,到移栽大田、采摘,再到最后送进扶贫车间、加工成酱,一直都是跟拍。“不花时间怎么能拍到这些素材?农业自有它的周期和规律,你不在这个节气的点上去拍,就拍不到这个环节上的人物故事,整个辣椒产业链的呈现上就会形成缺失,观众也无法看到一个小小的辣椒要经历这么多环节,其中包含着农民艰辛的劳动付出、帮扶单位和干部所做的工作和努力,也体会不到辣椒这个产业对当地农民脱贫增收有多么重要。” “不在田间地头,不深入乡村,我们也不会知道在每一个贫困村、每一家贫困户后面都有一个帮扶单位,都有数名帮扶干部操着同样的心。辣椒收了没有、下暴雨有没有影响半夏的生长、外出务工有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作为总导演,坚志强给摄制组定了“规矩”——深入,深入,更深入。 为了便于拍摄,摄制组在西和县租了一套房子,深入乡村生活,跟随拍摄的主人公一起下地干活,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与帮扶干部同吃同住。两年多时间里,摄制组去了许多西和当地人都没去过,甚至不知道的地方。坚志强笑称自己算是半个西和人了。“风里来雪里去已是家常便饭,为了这部纪录片,我们从策划、调研、拍摄到后期制作完成共历时3年,这也是我做纪录片周期最长的一次。其中,仅拍摄素材量就超过了20TB。” 如何把脱贫攻坚中平行并列又关联交织的内容条理化、形成主题,并且按照电视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是坚志强最头疼的事。为了能让纪录片最终实现真实和感人双重效果,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一直秉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人物内心的原则。 “如果按照传统套路做主题式的汇报片并不难,拍一堆漂亮画面,把工作报告改成解说词基本就完成了。但是要让它变得生动好看,变成老百姓喜欢的片子就很难。”坚志强说,“一开始,我们就决定以人物为主体拍摄,以个体变化折射西和的脱贫攻坚。” 在《决战西和》中,双双支教的“扶贫夫妻”郁万盛夫妇、在与家人告别时也有过动摇的青岛女医生、甘肃省政协派驻西和县驻村帮扶干部马期远等人物的故事让创作团队非常感动。 在坚志强看来,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但是很感人,而且还有生活的小情趣在里面,这也是以往主旋律纪录片里不多见的。其实,有很多很平凡、感人、真实的故事在以往的报道中被脸谱化,失去了“人性”的一面,真实感人的故事反而被拍“假”了。这里的“假”不是指虚构,而是指丢掉了人物的情感、性格、性情。 “拍摄过程中,我们尽力去挖掘主人公在工作奋斗中遭遇的挑战,用矛盾冲突做推动,用人物故事展现主题。不同的人物反映出不同的侧面,这里边有第一书记们的忘我牺牲,也有党员干部们的冲锋在前、责任担当,但主体是人民群众的鲜活创造,人民群众的奋斗与梦想。”坚志强说,从这样一部冒着热气的纪录片里,观众能够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