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市州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市州政协

聚政协智慧 破陇中苦瘠 ——定西市政协为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记事

“很好!请王钧同志并相关部门指导岷县抓好这些工作,并尽可能多地纳入各级规划。”近日,在仔细阅读完市政协《关于十四五规划中突出岷县区位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的建议》参阅件后,定西市市长戴超在参阅件上写下如此批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以来,定西市政协把“十四五”规划编制作为年度协商议政重点,组织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及各区县政协开展多次调研视察活动,积极为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建言“三农”
构建农业基础服务体系 
 加快农业信息化产业化

今年7月,定西市政协召开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协商会议,7个县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及12名市政协委员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中医药产业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34篇发言材料,142条建议意见,并由市政协分10期以《参阅件》形式报送了市委、市政府。

这些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中吸纳参考。

“要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巩固脱贫成果。”肖长禄委员常年聚焦“三农”问题,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了大量调研,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打工,壮年劳动力锐减,“谁种地”“怎么种”“种什么”成为当下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

为此他建议,通过加强乡镇农业基础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并出台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加快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同时,加强产业园区发展建设,提升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建言交通
构建完善交通体系 
 推动药都深度融入“南向通道”

中医药产业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定西市发展的特色与瓶颈,始终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也是黎志强委员的关注焦点。

定西岷县盛产当归,自古有“千年药乡”的美誉,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今年7月,黎志强委员在参加定西市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时了解到,岷县盛产当归等各类中药材238种,全县年种植中药材面积达30万亩,直接带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18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34%,是打造“中国药都”、实施振兴陇药计划的重要支撑。

“交通基础设施上,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岷县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兰渝铁路已建成通车,并在岷县设置了3级车站。”黎志强委员介绍,目前兰海高速渭源至岷县段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底宕昌哈达铺至岷县梅川段可全面建成通车,岷县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预研究也已通过专家评审,全市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络构架已基本形成。

基于以上这些有利条件,黎志强委员在《关于“十四五”规划中突出岷县区位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的建议》提出,应在岷县火车站改造提升、加快凤合高速岷县段建设和岷县通用机场向支线机场升级上下功夫,结合甘肃(岷州)国际陆港建设在岷县商贸物流、物资储备转运、生产生活资料集散、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提升改造、专业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予以项目支持,更好地发挥其在“南向通道”建设中的作用。

建言生态文明
实施六类保护修复工程 
 构建渭河源区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定西是甘肃乃至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保障性措施,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对于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重大。

袁新太委员围绕定西市生态建设谈到,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弥补森林覆盖率偏低的短板,谋划实施沿洮河、渭河、漳河、关川河田园风光小镇,推进生态型小城镇建设。落实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排放、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措施,推进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在植被修复良好的适宜区域,大力推进经济林木栽植,逐步推进生态型造林同经济型造林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渭河源区在甘肃省生态安全格局中,承担着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的重要责任。姚建民委员建议,综合考虑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需求,实施定西渭河源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治理、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工程”6类生态保护与修复一级工程,以有效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夯实甘肃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农业发展基础,消除地质灾害,恢复矿山环境,推进脱贫致富。

建言文旅产业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定西市旅游资源丰富,是马家窑文化命名地,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交汇地,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地。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定西市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九三学社定西市基层委员会在《关于融合陇中文化,发展全域旅游的建议》的提出,要发挥地域特色,推介后重文化,加大对陇西李氏文化遗址的修复建设和保护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和马家窑、李氏宗亲、渭水源头历史文化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文化”模式,打造文化品牌。盘活旅游资源,做好乡村红色旅游文章,做实乡村旅游产业,把民俗文化、观光体验农业、民居民宿有效融入乡村旅游,纳入总体规划,进一步推动定西市文旅产业发展。

曾经的陇中定西“苦瘠甲天下”,如今的定西市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其中少不了市政协的身影。一年来,定西市政协积极组织调研活动,建言献策“十四五”规划编制,为今后定西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筹远谋、划长策。这些政协力量和政协智慧,也必将转化成一幅幅帮助定西市摆脱苦瘠、走向富裕的宏伟蓝图和美丽画卷,指引定西人民走向幸福美好新生活。

来源:协商报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