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家媒体聚焦甘肃省代表团开放日
10月19日上午,党的十九大甘肃省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举行全体会议,继续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也是甘肃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众多中外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记者 吕宝林 朱婕)
10月19日上午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甘肃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60多家媒体近百名记者聚焦甘肃发展,并就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十九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十九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十九大代表、省委副书记孙伟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为统揽和主线,努力办好甘肃的事情
人民日报记者:甘肃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继续抓好落实。
林铎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为甘肃发展和甘肃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今年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以“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为统揽和主线,对未来五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千方百计抓好贯彻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脱贫攻坚方面,紧盯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扭住“两不愁、三保障”,举全省之力推动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贫460多万人。今年以来,坚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村组道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易地搬迁等工作,解决了一大批制约脱贫致富的难点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丝绸之路黄金通道优势,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开通了多个国际货运班列和24条国际航线,同丝路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实质性产能合作,成功举办了两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交通、水利、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方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级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都在75%以上,连年兴办民生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甘肃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行百里者半九十”。林铎说,当前甘肃发展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准确把握“两个重大政治判断”,特别是把握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切实认清甘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方位、调整思路、坚定信心,全面增强“八个本领”,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努力办好甘肃的事情,不断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以知耻后勇的精神,刮骨疗伤的态度,实之又实的举措,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新华社记者:请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谈谈甘肃对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虑和打算。
唐仁健说: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甘肃生态问题,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提出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其中“山川秀美”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各项生态工程,在局部的一些点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创造了一些经验,比如民勤治沙、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等,但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与党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今年6月被中央严肃通报,给我们猛击一掌、棒喝一声,现在仍有切肤之痛、锥心之感。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为我们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知耻后勇的精神,刮骨疗伤的态度,实之又实的举措,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一是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坚决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到位。二是加大工作力度,继续解决好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祁连山保护区矿业权有序退出、水电站和旅游点妥善处置,农牧民生态搬迁等,既要符合法律,又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予以解决。三是深刻汲取教训,做好“举一反三”的文章。一个是“反”到加快建立规范化、法治化、长效化的体制机制上。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启动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加快修订省内相关法规,并严格执法;积极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工作。另一个是“反”到其他自然保护区和类似问题的解决上。对全省60个自然保护区排查出的问题,以同样的精神、同样的力度、同样的标准抓好整改,全面提升生态环保工作水平,决不再走“着火救火”的老路。再一个是“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改善上。积极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崛起,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做实精准工作,用足绣花功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经济日报记者:请介绍一下甘肃脱贫攻坚工作及下一步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的措施办法。
孙伟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在脱贫攻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贫困面大、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还是甘肃的基本省情,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和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号召,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甘肃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做实精准工作,用足绣花功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下一步工作中,甘肃将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脱贫的政策、资金、项目、力量等更好地落实到村、落实到户,真正提高扶贫效率和脱贫质量;要聚焦深度贫困和薄弱环节,把新增的项目资金和举措进行全方位倾斜,坚决啃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硬骨头。今年4月,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一区一州(甘南藏区、临夏州)、23个特困县、40个特困乡镇、3720个特困村为深度贫困地区,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先后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脱贫纵向到底的责任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的部门责任机制,建立了帮扶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单位定点帮扶的合力帮扶机制。下一步甘肃将从精准做好产业扶贫、做好培训和劳务输出、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细化深化,加大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项目布局、政策倾斜、帮扶工作力度。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打赢甘肃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