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让和谐之风吹遍校园--代表委员热议高校"两金"


 ■“从18亿元到95亿元,明年到200亿元,中央财政对高校和中职学校奖学金、助学金的投入如此巨大,令我们教育工作者备感振奋!”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听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为高校贫困生由衷高兴。

  振 奋 贫困生的福音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沈健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微笑,南京师范大学不少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光去年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就有近千人。沈健代表说:“消息令人振奋!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面对高校中相当比例的贫困生,中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将有力保证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沈健回忆说当年不少贫困家庭的同学依靠“人民助学金”读完了大学,如今很多人都是硕果累累,“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助学金和奖学金意义非同寻常”。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对学生工作非常熟悉,她介绍说,目前不少学校是靠自筹资金补助这些学生,北航属于中央院校,经济状况稍好,每年能拿出一两千万元帮助这些学生还是远远不够,有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校,就更难满足了。“所以中央财政加大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投入,无疑是众多贫困生的福音”,唐晓青代表语带欣喜。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副市长许仲梓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博导,现在还带着十几名研究生。看着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许仲梓连声称“心情振奋”,他说:“去年我的一名研究生入学后情绪很低落,一问才知道他的生活费很紧张。像这样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我身边不止这一个,有的生活费一天就一两块钱,怎么也不能让他们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求学啊!”许仲梓委员说,目前高校奖学金、助学金的额度还远不能满足众多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需要,所以中央大幅度提高财政投入实在是“如降甘霖”!

  思考 管好与用好

  沈健代表认为,中央财政加大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投入后,高校面临一个如何用好这笔资金的问题,“主要应从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和保障贫困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角度来应用”。许仲梓委员则表示,奖学金主要是从奖优的角度来发放,这就存在一个贫困生未必能拿奖学金的问题。这样,要保障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能够从中央这一决策中受惠,应该更多地从助学的角度考虑资金的总体分配。

  沈健代表表示,高校要以中央这一重要举措为契机,深入探索高校的奖学金、助学金管理体制。沈健认为,学校要给学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相应的助学金,南京师范大学目前已经按1∶1的比例由学校增加了一倍这样的助学金,保证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解决起码的生活学习费用问题。同时,高校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捐助来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实在无法全部满足的也要探索助学贷款的新途径。

  唐晓青代表则认为,助学贷款主要靠学生个人信用作担保,而现在由于回款率不高,商业银行改制之后,已经不再有义务提供这种风险比较高的贷款了。所以依靠商业银行贷款,路正变得越来越窄,基本的思路还应该是多方争取以增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金积累。

  希 望 多方齐努力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核心,包括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的助学体系。

  ■1999年至2006年6月底,我国银行已累计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240.5万人,审批金额201.4亿元,全国230多万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

  唐晓青代表认为,现在教育投入占GDP不到4%,如果这笔钱从这个比例的经费里出,必然减少教育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所以她建议说,政府可以从企业税收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培养相关行业后备人才的经费。另外,企业如果能赞助教育事业,这部分收益是不是可以在企业纳税时纳入免税范围,这样做有利于鼓励社会资金流向教育事业,也不会给政府造成太大负担。

  许仲梓委员表示,中央财政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来奖励和帮助高校和中职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考虑把工作做得更具体一些。对那些特困家庭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对那些有志于支援西部建设的学生,相关的奖励和助学措施应该提前实行,而不是等到他们服务西部之后去做事后的工作,“总之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全力的奖励和帮助使学生们可以在校园里安心读书”。本报记者 申 琳 王 炜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