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两会民意表达要突破地方性和行业性


  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在即,近日,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在网上开展调查,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投票和留言展现关注话题,提出政策建议。截至2007年2月28日,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有69085人参与投票,反腐倡廉、工资改革、垄断福利、商业贿赂、房价调控、食品安全、义务教育等成为热点关注的话题。

  代议制民主中,民意代表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更是维护选民利益,监督政府行为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经济利益多元化,政治诉求多样化,面对各种利益诉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民意代表,如何才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取舍和提炼民意,把人民的呼声带上两会?期待今年两会之上,民意的表达能够出现新的变化和进步。

  第一,“地方性”的民意表达少一些,“全国性”的民意表达多一些。我们的代表委员来自五湖四海,民意表达中包含一些“地方性”的因素不可避免,为本地方的经济发展谋取更好的发展环境、争取更好的政策支持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我们的代表委员是人民的代表委员,而不是地方的代表委员:从地方性的角度考虑多了,从全国性的层面势必就会考虑少了;为本地的利益谋划多了,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势必就会削弱了。

  第二,“行业性”的民意表达少一些,“全局性”的民意表达多一些。我们的代表委员来自各条战线,是各行各业中的行家里手和业务骨干。但是,我们的代表委员不仅仅是行业界别的代表委员,更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委员。往年的两会报道中,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往往热衷于谈义务教育、高考改革,来自政法界的代表委员往往倾向于谈司法公正,这固然体现了代表委员的意见在该领域的专业和权威,但是我们要知道,代表委员参加的是两会而不是行业或部门会议,身份是民意代表而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资深人士。因此,代表委员更应当从各自的职业和行业背景中走出来,关注的面更广一些,管的“闲事”更多一些,这样的民意表达才会更充分、更全面。

  第三,“官方”的民意表达少一些,“草根”的民意表达多一些。众所周知,人大代表的组成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中如果官员比例特别是“一府两院”官员的比例过高,无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实际情况看,都不利于人大机关履行立法和监督职能。近几年来,学界和实务界也一直对“官员代表”比例过高多有批评。其实代表的身份并不重要,我们不能说,担任行政职务的代表就只会代表公务员群体。事实上,随着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和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来自某个领域、群体或阶层的人大代表,主要就是为这个领域、群体或阶层说话”这种理想化的代表模式是不存在的。在“官员代表”比例尚未下降的现实情况下,期待着“官员代表”在步入两会会场之后,暂时“忘记”自己的“官员”身份,牢记自己的“代表”身份。(胡健) 2007年03月02日08:55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