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平凉讯 最近,平凉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政协有关专委会、市县区旅游部门负责同志,对全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并就如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十五” 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全市旅游产业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迅速得以改善,旅游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形成“行、游、住、食、购、娱” 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和以崆峒山景区为龙头,312国道“百里绿色经济带”静宁———崆峒———泾川“三点一线”为龙身,庄浪、华亭、灵台、崇信4县景区(点)为支撑的“一条龙”开发布局。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视察组认为,虽然全市的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拥有的丰厚资源以及邻近的旅游大市相比,还存在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资源整合不到位;旅游产业规模小、开发程度低、投入严重不足;旅游接待配套服务不健全;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
针对制约全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视察组建议:要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当前全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以崆峒山为主和312国道沿线区域,突出人文、生态两大特色,真正把312国道沿线建成全市旅游黄金线;要抓住部分旅游项目已经入选全省旅游投资项目库的机遇,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争取本县区景区(点)开发建设项目早日立项、早日审批、早日建设。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加大旅游产业化发展力度;旅游业要实现从“观光型”为主向“观光和度假结合型” 转变,要大力挖掘崆峒、王母、伏羲、皇甫谧等体现全市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旅游资源优势的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出“崆峒”、“黄帝”、“广成子”、“西王母”等品牌的特色系列旅游商品,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金字招牌”;要树立统一的平凉旅游宣传促销形象,集中宣传力量打响崆峒山这一龙头品牌,用崆峒山这一名牌带动西王母、商周文化、成纪文化、皇甫谧文化、庄浪梯田人文生态文化等特色名牌,使平凉旅游由点到面,由线到带,形成回路,自成体系;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行业建设。目前,这些意见和建议已上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部门参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