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总结大会18日召开,78件优秀提案,民革北京市委等26个党派、团体、界别及12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受到表彰。据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李春增介绍,78件优秀提案涉及主题内容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质量。
运用创新思维探索改进提案工作机制,是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北京市政协不断加强提案工作制度建设,制定了《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的意见》,以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为出发点,使提案工作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到提案的征集、提交、分析、办理、反馈、表彰等形成“一条龙”机制,提案工作更富活力、更具实效。
一位政协委员能不能提出几件拿得出手的提案,首要是知情。为此,本届市政协与市政府合作开辟了委员知情服务渠道,各界别委员都可以将自己希望了解的问题通过提案委员会转发给相应的党政部门,由这些部门根据委员需要进行书面情况介绍。同时,市政府还向政协委员发放了《北京市政府系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工作联系手册》,方便政协委员直接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我对市政协搭建的知情服务渠道印象太深刻了。”市政协委员王红的提案多次被评为优秀提案,今年,她本人也荣获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提案突出贡献奖。她告诉记者,每次撰写提案前都会进行深入调研,一旦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专业问题,她都会通过提案委联系相关部门,并顺利得到回复。“当然,有的时候我也通过手册自己直接联系,很及时,很有效。”王红说。
政协委员做好提案,既要知上情,也要知下情。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和热线电话向市民征集“民间提案”,是本届市政协扩大提案征集范围进而提升提案质量的有效渠道。本届以来,广大市民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线索8000余条,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教育、医疗、法制等多方面,部分质量较高的“民间提案”直接转化为了政协提案。“市政协把市民线索装订成册子发给委员,我一直珍藏着。”荣获提案突出贡献奖的沈杰委员坦言,政协委员平时工作领域有限,征集到的市民线索可以迅速帮助委员与基层“零接触”。“一看本子,很快就能知道老百姓关心什么、希望解决什么。”如今,市民线索成了沈杰撰写提案的第一信息来源,他也因此提交了多份有关民生的提案,如《在地铁列车中设立老年人专区的建议》、《关于尽快推进中小学校车制度的建议》等,有的提案早已被有关部门采纳。
把委员提案交流纳入政协全会议程,是北京市政协提升提案质量的有益尝试。以往,委员们在提交提案前,市政协提案委一般只做程序性审查,主要看提案是否符合规范。市政协十一届三次全会首次安排半天时间让委员就拟提交提案在小组内进行切磋交流。时间虽短,但这种尝试的效果却非常明显,“临门一脚”前的交流拓宽了政协委员的视野,委员间相互启迪,经常是火花不断。委员们纷纷表示,这种交流既可以帮助自己充实完善提案内容,又可以对一些主题趋同的提案直接在现场进行合并,为后期办理省却麻烦。
为让民众广泛参与到政协提案工作中,让政协提案真正成为老百姓关心身边事、解决眼前难的重要渠道,北京市政协还常年开通提案网上点评渠道,在委员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此举既提高了提案质量,又提升了提案的社会影响力。如:2010年,市政协开展“最具影响力提案”评选活动,将入围的30件提案“晒”在网上让广大市民评选,短短一周时间,网站点击率就达6万次,最终,《关于以奥运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首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提案》等10件选题重大务实、社会成效显著、群众普遍赞誉的提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提案”。委员们普遍评价,百姓心中的好提案才是真正的好提案。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