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解决民生要脚踏实地



  元旦过后,中国即进入两会季。将要提交两会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已进入了最后的润色阶段。完全可以想见,民生问题将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据相当篇幅。过去一年中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绩,新的一年将会采取哪些重要举措,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会用令人振奋的数据和指标加以佐证和细化。人们从这些数据和指标中看到了政府的责任和努力,也感受到了政府的信心。不过,在感动于政府的努力和信心的同时,我们亦由衷地希望各地新一年关乎民生的指标的提出能够更加脚踏实地。


  前不久一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家跟我说起,他们所在地区的政府计划一年中要建上百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政府将这些没有什么利润的项目交给了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而且明确表示因为财政有限,不可能全部回购,意即投资、销售皆由开发商负责。当然,如果建成后能够顺利售出倒也无大碍,社会责任首先国企需要承担。可问题恰恰在于,房子盖好了,却卖不出去。因为符合购买保障性住房政策标准的居民根本没那么多。


  其实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所出现的此类尴尬并非这家企业所在地区有,也并非仅出现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在其他一些地方,在其他一些民生领域,比如社区医院的建设、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等,照样存在。


  此类尴尬提醒我们,像解决所有发展中的问题一样,解决民生问题,有两点同样至关重要。其一,要量力而行。以今天的国情而论,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不论是保障性住房还是医疗保障还是上学入托,必定是低水平的,对此政府、政府官员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此问题上的任何自不量力,带来的都将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或者寅吃卯粮,给未来留下烂摊子。那种穷尽本地自然及财政资源以建立政绩、赢取民众称颂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一古训的曲解。


  其二,要量需而行。保障性住房为什么会盖多了?因为不了解需求。何谓指标?指导性目标。指标从何而来?应从本地实际来,从百姓需要来。不从实际来,不从需要来,这样的指标若实施,只能挨老百姓的骂。其实这个简单的道理,政府官员不是不明白,之所以虽明白却还会制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原因很多,除去主观主义和政绩驱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指标是上面下达的。住房难,群众有意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于是一些地方提出了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总目标,并分解量化到各市区县。这种不是源于实际、源于需要而是基于比学赶超、基于冒进的指标,下面执行的结果,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做到脚踏实地,真正把好事办好,多提要求、少下指标,多宏观指导、少具体干预,亦很重要。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刘未鸣
网络编辑:梁俊琦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