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甘肃清吉洋芋集团董事长何清吉
何清吉:在牵挂中前行
每日甘肃网讯 (记者 黄旭东 岳魂) 他曾经为了替家乡父老分忧解难,而放弃了在省城既稳定又舒适的工作,依然回乡创业。他凭着自己的诚信和魄力,在前行的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在全国第一个注册了马铃薯商标;成立了甘肃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马铃薯企业……,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洋芋大王——省政协委员、甘肃清吉洋芋集团董事长何清吉。今年已经是记者第二次在省“两会”上采访何清吉了,事业上的成就依然没有改变他不忘家乡、不忘父老的一贯本色,作为政协委员,他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在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在今年全省“两会”上一口气提交了十四件提案,内容涉及民生、教育等各个方面。
一座小桥
张家岔村是陇西县云田镇的一个行政村,这里有近200名中小学生每天都要经过村子附近一条长达三公里左右的盐碱小河沟去上学,同时这里也是村里1000多名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每当夏季来临、暴雨多发的时候,这条小河沟就成了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必须经过此地去上学的学生的心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五名学生被这条小沟突然而来的洪水夺取了年轻的生命。因此这条小河沟就成了长期制约该村老百姓生产生活和发展的拦路虎了。
经过反复的调研和当地老百姓的反映,何清吉认为,在这条小河沟上建造一座长50米、宽10米的小桥,然后在小河沟两岸修建道路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了,然而,相关专家估算的大约200万元的投资却让大家犯了难,陇西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别说这些钱对靠着几亩田地吃饭的老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就连当地政府也是望尘莫及。怎么办?何清吉想到了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因此修建这座事关当地老百姓生命和发展的小桥是他今年向大会提交的一件重要提案,何清吉说,只要资金落实了,建桥的劳动力当地的老百姓都表示愿意义务承担,而且桥修好后,他将雇佣专人负责日常养护,并大量植树用来稳固桥堤,这些费用都由他自己来承担。
一所中学
陇西县文峰中学始建于1957年,位于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的西北重镇陇西县文峰镇,处于城乡结合部。2006年4月自陇西铁中移交地方后,县上决定将两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文峰中学,高中部迁至原兰州铁路局陇西铁路中学校址文峰镇人民路35号,初中部在原址。2009年8月,陇西县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整合,学校初、高中部分离办学,初中部成为陇西县崇文中学,高中部仍用原名,学校始成县属独立高级中学。根据国家逐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的方向和陇西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学校办学规模到2012年全校教学班将从现在的48个班增加至66个班,每个年级22个班,学校人数将近翻一倍,突破5000人。
目前,文峰中学急需扩大学校校园占地面积,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达80亩,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学校以上两项指标远远达不到,学生活动场地缺乏,无可以遮挡风雨的活动室,没有球类运动场地,迫切需要扩展学校的教学场地,特别随着高中扩展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还有理、化、生实验室按“每600名学生配置标准实验室三个(不含准备室),实验设施保证2人一组”的标准目前也达不到。同时,学校主要承担着陇西县文峰镇等8个乡镇和当地铁路职工子女的高中上学任务,贫困生和寄宿生多,而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寄宿学生全部住宿在校园周边简陋的出租户房内,住宿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经过实际考察和调研,何清吉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扩建文峰中学校区建议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和兰州铁路局的协商,将位于学校西面新工房将近36亩的铁路职工平房家属区整体拆迁或置换,改成学校运动区和生活区,和现有校园连成一片,实现完整布局。……
翻阅何清吉的14件提案,内容无不关乎着当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或民生、或教育,字里行间充满了牵挂,正是因为这些牵挂,才让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身为政协委员,要为百姓所需呐喊,身为企业家,要给予社会更多的回报,一路前行,在前行的道路上永远牵挂,这就是何清吉。
作者: 稿源: 每日甘肃网 2011-01-13 16:36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