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世界妇女的节日。
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十分高兴。除了节日的缘故,其实更让她高兴的是,包括“数字敦煌”在内、总投资2.61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也开工了。
随着敦煌游客的迅速增加,作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如何在满足游客需要和文物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次到北京出差,樊锦诗偶然看到有人利用电脑看一张图画。她灵机一动,是不是壁画也可以通过电脑来看。她立即向人请教,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同时也告诉她,这在技术上有相当难度。
樊锦诗没有放弃。2003年,樊锦诗向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提交议案,详细描述了“数字敦煌”的大胆设想。而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之前,这个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2008年12月29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2011年完工后,数字影像技术便会将敦煌资料进行永久保存。利用虚拟洞窟技术,游客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计算机前自由选择洞窟欣赏。
樊锦诗说:“这辈子,我就是要为文物保护做一些事情。”
今年,樊锦诗将目光转到了经济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她的提案中特别提到风格多样的“老农村”风貌日渐稀少,保护亟待加强。
作为一个连续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樊锦诗心里,文物保护是个永恒的提案。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本报记者 白德斌 网络编辑:梁俊琦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