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代表、委员热议文化软实力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用《道德经》里的这句话来形容文化的力量,再恰当不过。“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说起有关文化的话题,都感到文化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大大提升了甘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很多代表、委员都说有这样的体会:外出出差学习,如果对方得知你是从甘肃来的,会惊呼:“哎呀!你们甘肃不得了!出戏出精品……”接下来,会如数家珍地说出甘肃的几大文化品牌:《丝路花雨》、《读者》杂志、《大梦敦煌》……身为甘肃人,面对这样的夸奖,常常深感自豪。在这次“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思考最多的是,怎样将甘肃的文化资源富矿更好地进行挖掘,进而让文化软实力变成经济硬实力。
  范鹏委员注意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他说,这些年我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但文化同样也是生产力,它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许多省份已经尝到了文化软实力带来的甜头,我省有很好的基础,希望能够抓住重点寻求突破、抓住典型做大做强,并制定出一个长期规划,利用文化软实力的力量,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甘肃,首先尝到文化软实力带来大甜头的是敦煌市。近年,敦煌在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去年占到了全市经济比重的55%。用敦煌文化打造“艺术之都”已成为敦煌市的新目标。
  省人大代表、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认为,敦煌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开发并发展文化产业有巨大的潜力。他说:“敦煌市近年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政策扶持,发展了阳关博物馆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带动性较强的民营文化经营单位。同时,各类演出市场和文化艺术培训市场也正在兴起,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音像影视、文化娱乐、专业演艺、美术品经营、文化旅游等八大文化产业体系。我们今后将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链,继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说到敦煌,不能不提起一部戏。去年省杂技团为敦煌旅游市场量身打造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驻扎敦煌数月,连演261场,改变了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旅程。这出戏还盘活了当地的演艺市场,省杂技团、敦煌市艺术团、敦煌电影院三家的资源得以整合,新建了全省一流的敦煌大剧院。旅游旺季,《敦煌神女》在此常年演出。文化与旅游联姻,令《敦煌神女》这个新的文化品牌一炮打响。
  省政协委员、省杂技团团长李林安表示,《敦煌神女》使敦煌旅游的文化内涵大大增加,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的旅游市场同样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已经建成的黄河风情线美轮美奂,如果能将地方小吃、文艺演出、民间文化等具有浓厚甘肃地域特色的内容注入,与文化相结合的城市一定会更有吸引力,一定能促进兰州旅游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与敦煌有关的戏,除了《丝路花雨》、《敦煌神女》,非常著名的还有一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大梦敦煌》。这部被列入2007-200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的舞剧,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省、区、市,又曾远赴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进行演出。
  但省政协委员、《大梦敦煌》的艺术总监苏孝林却说:“《大梦敦煌》只是捧出了沙漠中的一粒沙。甘肃的文化资源太厚重了,要把我们优秀的文化资源宣传出去,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开发步伐。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将甘肃文化产品‘打包’推出去,一定能够大大提升甘肃的文化软实力。”苏孝林感到,文化也许是项花钱的事业,但赚来的回报却是全面的、综合的。
  甘肃的文化不只有敦煌,还有“葡萄美酒夜光杯”,车安宁委员提出的建设河西葡萄酒产业走廊的建议,正是想利用我省独特资源再现昔日凉州葡萄美酒的辉煌。赵成德委员则希望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建立专门的艺术馆,更好地挖掘洮砚文化……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个论述,阐释了以“至弱”支撑“至坚”可以驰骋天下的威力。文化如水,看似无形,但却花开有形。网络编辑:梁俊琦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