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板叫马福财,房老师叫房锋生,一个在天南地北做大生意,一个在山区学校教小学生。
两个身份、经历截然不同的人却有个共同身份:政协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去年,在政协甘肃省十届一次会议上,两人第一次见了面。当时,房锋生领着小儿子。身体有残疾,脖子不能转动、走路摇摇晃晃的房老师在人群里很显眼;孩子也穿得单,大冬天让人看着冷。马福财见了,心里就有些吃惊。两人一交谈,又上网查了些资料,马福财更是惊奇。
房锋生的家在舟曲县立节乡北山村,村子在海拔2500米高的山上,通向外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房锋生在村学校当了20年老师,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两间破草房当教室,几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房锋生拄着拐杖在教。为了给学生买本书,房锋生得骑头毛驴去山外买。很长时间里,房老师每月只有30元工资,有时甚至一分钱也拿不到,后来涨到170元,这些钱的一部分用来给学生买了书本和书包。在这样的条件下,房老师教出了4名大学生。房锋生为此被评为感动甘肃·2006’十大陇人骄子。
马福财生意做得大,却只上过几年小学,这些年走南闯北,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他心里就琢磨着:“人这辈子也短着呢!早上一碗牛肉面,晚上睡得一张床,有多少钱是个够?为什么不帮帮房老师?”
那次会上,两人谈妥了,马福财给北山小学捐10万元建个新学校,钱就交给房锋生全权支配。马福财说了,“自家的钱、房子、责任田都舍得往学校贴,钱交给他,我放心!”
去年5月初,新学校快建成的时候,那场大地震发生了。人在贵州的马福财得知甘南是重灾区的消息后,5月12日晚上把电话打给了房老师,“学校咋样了?”房老师说:新学校好好的,老学校的厕所墙倒了,房顶上的瓦震落了,好在学生没事,村里一些人家的房子裂了缝……马福财说:“我再汇8万元过去。咱把学校建得结结实实的,娃娃们在里面上课,人心里踏实。”
2008年5月26日,两层楼十间教室的新学校建成了。两天后,孩子们在新教室里开了课。更名为“舟曲县拓福学校”的北山小学成为全乡最好的学校,也成为当地灾后最早搬进新校舍的学校。
在1月11日开幕的政协甘肃省十届二次会议上,马老板和房老师再度见了面。时隔一年,房老师说起这些变化,很是感激:“马总能想到给我们修个学校,是为村里好几代娃娃做了好事,我没齿难忘。”
12日下午,马福财和房锋生又凑到了一起,操着不同方言,热烈讨论着一个新提案:《关于建立甘南藏族自治州残疾人特殊学校的提案》。本报记者 谢志娟 网络编辑:梁俊琦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