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应向市民开放
重要提案
草坪不应只用来观赏,还应给人们提供活动空间,政协委员提案建议———
城市绿地应向市民开放
绿化事关一个城市市民的生活,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水平,为此,兰州市政府在城市绿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政协委员齐进军认为,目前兰州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存在5大问题,因此向政协甘肃省十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城市绿地应该向市民开放,并且不要对草地修剪过勤。
提案名称:《关于加强兰州市绿地建设的提案》 提案者:齐进军
案由
近年来,兰州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绿化新格局,到2005年底,兰州市绿化总面积已达到3261.8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1311.49公顷,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到2006年底,城市绿化率达到25%。但现在走在兰州城市中心地带仍会感到高楼林立,楼与楼间距很小,是水泥、瓷砖、玻璃堆成的现代城市,每年绿化的速度赶不上白化”的速度。目前兰州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存在5个问题。
1.人为铺设草皮造假绿地。目前绿化公司推出的草皮根系短,根须很细,根本不适合北方城市的气候条件,而且根须不钻土,兰州市的多处草皮都出现了草皮与下面土层分离,草皮下土地严重板结等问题,这样的绿化显得没有意义。
2.草坪禁止入内不对。草坪的功能是给人们提供能够在草地上活动的场所,不是用来观赏的。而目前兰州市在城市绿化中,草坪建设面积很大,却不让市民享用,多处草坪都立着“禁止入内”的牌子,这是不对的,它减少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3.以“绿期长”作为选择植物的首要条件不对。目前,城市绿化部门过于强调对树种和草地的绿期要求,而忽视了阔叶树种在炎热夏季对城市环境的调节功能。
4.草地人工修剪过勤有问题。城市草地对滞留粉尘净化空气有帮助,但草地修剪过勤过短,对改善空气质量效果差,而且草地修剪过勤,草地中的水分蒸发和消耗越大,这对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说会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5.目前兰州市的树坑都高于路面20厘米,树木所用水只能来自人工浇灌,这阻碍了路面雨水自然流向树坑。(本报记者张隆、刘健)
建议
1.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对城市绿化地带的生态验收标准,比如多层次、本地种、抗旱、好管、利于鸟类觅食和栖息等,而对铺设草皮的假绿化形式则应坚决禁止。
2.建议在使用本土、自然、混生的草种基础上,建设符合在兰州生长的自然草坪,开放公园草坪供市民享用。
3.建议在房前屋后种植落叶型树木,既有利于夏季遮光,又利于冬季透光。
4.改变草地修剪太勤快的不科学管护办法。
5.建议用雨水灌溉树木花草,将树坑设计到低于路面的位置。(本报记者张隆、刘健)
会外连线
市民:草地不应只作观赏
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锻炼的市民张小姐说:“夏天如果能够坐在绿莹莹的草地上,闻着清新的绿草香味,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一定是非常美好的享受,可惜兰州市很多草地都禁止入内,这种想法只是奢望。”“如果铺草皮只求好看却让草皮与土壤分离,不考虑生态效益的话,就失去了绿化的意义,这些草地虽然好看,可都是中看不中用,希望老百姓能多一些休闲活动的空间。”市民李伟顺大爷如是说。
学者:“草坪入内”要有度
甘肃省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师尚礼教授表示,只要购买好的草皮,运用和掌握铺草皮的技术,其实“铺草皮”和“种草皮”的效果是一样的,“铺草皮”是将草皮移植过去,本身其根部也是带土的,只是加速了绿化的速度。对于草坪不应禁止入内的说法,师院长表示草坪分为耐践踏型和观赏型,兰州市一些公园及道路旁边的草坪应该是允许人们轻微使用的,但是必须讲求一个“度”,如果过度使用将会破坏草坪,而东方红广场等地的草坪则主要以观赏为主,因此不宜进入使用。
师院长建议园林绿化部门在种植草坪时可区分一下,既美化了城市,还能让市民适当使用。另外,师院长介绍,草地频繁修剪的确会影响植物吸附灰尘,但是不能单独从某一角度去讲它应不应该修剪,作为城市还应讲求其美化度和开阔性,如果不频繁修剪就会影响美观,最好采用林灌草结合的方法。
园林:开放草坪应区别对待
兰州市园林植保站站长张小放告诉记者,前些年“铺草皮”在全国很流行,但是近年来已逐渐“退烧”,兰州市目前大面积“铺草皮”已经不多,以前铺的草皮也逐渐老化淘汰,现在兰州市的绿化还是以种植树木为主,适当地铺或种草坪主要起到点缀和装饰作用。如黄河风情线主要种树,在部分地带种植了以三叶草为主的草坪,而这类豆科植物为主的草坪不仅不会对土壤有害,植物根系所含的固氮菌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且成本也低。
另外,针对草坪禁止入内,张小放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草坪的确可以进入,但是兰州市城市绿地少,尤其是人均公共绿地更少,人口密度大,如果随意开放,草坪将会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进入草坪应适度。比如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作为城市客厅,应以美观和观赏为主,每天游广场的市民非常多,如果开放那块草坪,估计那些草生长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因此从城市管理角度看,还是应该结合我们的实际条件适当开放部分草坪。”(本报记者李林娜)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