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在向政协甘肃省十届一次会议的相关建议案中,直陈问题症结所在: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中心视野狭窄、用人单位性别歧视、用工不公。建议将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生同等招考,既缓解就业压力,又能为教师队伍补充更多“新鲜血液”。 去年2万多名毕业生尚未就业 据我省2007年统计数据,在2006年每万人中大学生的拥有量为101.19人,每万人中有在校大学生26.37人,毕业生5.74人。截至2007年9月1日,全省大专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为51500人,目前就业30770人,未就业20730人。就业率为59.75%。2007年10月,全省共有3.8万名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是199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务员招考,平均报考人数和招考职位数比例达19∶1。今年报考公务员的应往届大学生占五成,其他人员占五成。这就更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大学课程与社会发展需求脱钩 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在《关于加强我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中认为,其原因之一是大学教育所设专业课程与经济发展、岗位需要不协调,大学教育不能指导学生合理择业。大学所设专业课程与当前社会需求严重脱钩,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极不协调。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处)就业视野狭窄。另外,高校与政府单位(部门)缺少联系和沟通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目前我省各高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处,但各高校长期以来与各行业、单位、部门沟通太少、交流不够,对于需要什么人才、哪类人才的动态情况知之甚少。再加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及用工不公平、大学生择业观念停留于“等、靠、要”等因素,使大学生就业成为一道难越的门槛。 建议允许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 农工民主党甘肃省委员会向大会建议,全省对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按照同等待遇统一招考。我省每年都需要补充大量的教师,目前主要补充的“新鲜血液”都为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只有少量的非师范类大学生进入教师队伍,比例很不协调。建议建立一种对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与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在教师招考中同等考试的机制,并对非师范类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允许其在就学期间考取教师资格证;建议整合省人事厅所属人才市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所属劳务培训中心,建立甘肃省人才培训中心,填补甘肃这一空白。西部商报记者 陈永君 丁炜娜 [稿源:甘肃日报] |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