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甘肃文化大事记
在文化领域,没有比让普通民众进入剧院、观赏高水准的文艺节目更加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了。2007年的甘肃文化,开了这样一个好头。
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省份,一年来大小事不断。戏剧、文化活动、文化人物等等,光彩炫目。
1“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走近老百姓
今年10月23日至11月8日,继“北京·兰州戏剧文化周”在北京的长安大剧院演出后,“甘肃省2007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在兰州举行。
半个月时间里,涵盖了舞剧、话剧、秦腔、陇剧、京剧、民族音乐、歌舞晚会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一一上演,其中包括《大梦敦煌》、官鹅情歌》、《山月》、《兰州好家》、《曹操与杨修》等我省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剧目,社会各界反响强烈。11月,省歌剧院新版大型乐舞《敦煌韵》作为今年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的“压轴剧”全新亮相,省杂技团推出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在兰州首演,多年未进剧院的兰州市民可谓饱了眼福和耳福。
“‘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已连续举办了5年,今年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省文化厅厅长马少青说。
在这项“政府埋单”的“文化惠民”活动中,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一位戏迷在金城大剧院看完演出后说:“看了一辈子秦腔,第一次看了这么多的戏,真是过瘾。”这位戏迷说,为了看演出,许多人都是提前30分钟甚至1小时到剧院门口,“就为等着看戏。”
一位妇女说,她是低收入阶层,平时进剧场看演出几乎是一种奢望,到金城大剧院看戏是第一次。她很早就知道《大梦敦煌》,但始终没机会看,这次文化大省宣传周展演让她免费看《大梦敦煌》,“真是太激动了!”
往年虽然也有类似的活动,但大都和普通市民有点距离。今年的“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活动期间,观众多为来自社会最基层的群众,有学生、普通市民、离退休职工、城市低保户、农民工等。
一位来兰务工人员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这项活动很有意义,“对老百姓来说真是太好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特色文化周活动主要体现了“公益性”,即所有演出票都向社会各界赠送。负责票务工作的陈化平说,他从早上开始到晚上,平均每天接上百个电话,手机电池半天时间就没电了。《敦煌韵》在省歌舞团演出时,原本只能容纳200人的小剧场竟挤了300多人,剧场的大门都被观众堵死了。
本次活动中共向社会各界赠票10000张,12台大戏场场火爆,每场演出都是一票难求。
2公祭人文始祖伏羲
6月22日,农历夏至。由省政府主办,天水市政府、省文化厅承办的2007(丁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伏羲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00余名华人参加了此次盛典。
天水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被定为华夏始祖伏羲的诞辰日。
据历史资料记载,天水公祭伏羲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是距今2853年的秦文公十年,在渭水之滨,用“三牢”(骝驹、黄牛、羝羊各一头)之礼祭祀伏羲。这一公祭传统发展到秦德公时,用牛、羊、豕各300头来举行大规模的祭祀。秦统一全国后,设立2寺1祠专门公祭。汉代以后沿续并设坛。东晋在京师设神位公祭。唐代沿用,并确立了严格的祭祀礼仪。北宋时公祭规格同秦。金、元时期,朝廷把天水公祭以文诏告天下,明代在天水大规模建设的伏羲庙公祭场所一直完好地保留至今,此后由历代政府和民间在这里祭祀直到现在。
1988年,天水市政府正式将五月十三的祭典活动确定为伏羲文化节,每年举行公祭活动。今年,公祭活动首次由甘肃省政府主办。祭词《颂伏羲辞》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专门撰写,省委书记陆浩代为诵读。
近年来,伏羲文化已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一个精神纽带,成为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一度公祭伏羲大典期间,海外华人、港澳台及内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朝宗谒拜,天水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之一。
3 11处文物点备选丝路申遗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一牵头,涉及包括中国和中亚5国在内的沿线27个国家和地区的“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有48处文物点列入丝绸之路申遗预备名单,其中甘肃省有11处。
2006年下半年,“丝绸之路”跨国联合整体申遗工作正式启动,我省共有13处遗产点被初步列为申报范围。
“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起平凉、天水与陕西相接,西至敦煌,进入新疆,全长1660多公里,沿途保存了丝绸之路多个时期的宗教寺庙、古城址、驿站和墓群等中西文化交流遗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整个“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缩影。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召集“丝绸之路”沿线国内各省区文物部门,布置了备选遗产点的申报、考察等具体任务。今年1月,甘肃省推荐的13处备选遗产点的中英文对照基础材料日前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这13处备选遗产点分为4类,有石窟寺、古城址、古遗址、古建筑,包括著名的麦积山石窟、锁阳城遗址、玉门关遗址、张掖大佛寺等。
今年6月,“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经申遗专家和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文物部门共同讨论,初步确定中国段申遗预备名单48处,甘肃备选点确定为11处。
甘肃境内的11处申遗备选点为:麦积山石窟、水帘洞石窟-拉梢寺、炳灵寺石窟-下寺、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榆林窟、张掖大佛寺、骆驼城遗址及墓群、锁阳城遗址及墓群、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和果园-新城墓群。
庆阳北石窟寺因不在丝路主线上,周边环境治理也不符合申遗条件出局;另一备选点天水后街清真寺也因寺内除大殿是明朝所建、寺内存有一座元代石碑外,其余建筑都是后建的,不符合申遗要求而落选。
10月,甘肃省丝绸之路申遗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12月中旬完成了11处文物备选点的全面摸底调查工作。目前,“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介绍,从今年11月起到2008年9月,“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提交初步申报文本,2009年1月提交申报文本,8月接受国际组织的考察。
另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全球共公布812项世界遗产,其中我国35项,我省的敦煌莫高窟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4敦煌学大师段文杰九十寿辰
段文杰先生扎根大漠60年,把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敦煌文物事业。
为表彰他60年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的成就,8月23日,在段文杰先生九十寿辰那一天,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段文杰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向段文杰发来贺信。贺信说,段文杰同志是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家、敦煌学家,是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多世纪来,他全身心投入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为促进敦煌艺术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促进我国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段文杰生于1917年8月,四川绵阳人,擅长中国画、石窟艺术研究。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历任敦煌艺术研究美术组组长,敦煌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副主席,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敦煌彩塑艺术》等多部专著。
1944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重庆举办了敦煌壁画临摹展,展出了他在莫高窟面壁两年零7个月临摹的大量精美壁画。重庆国立艺专国画系26岁的学生段文杰跑了二三十里路参观了画展。回到学校后,“到敦煌去”的声音一直在他的脑海里回响,一次画展改变了他的一生。
翌年,段文杰义无反顾地离开重庆,来到了心中的艺术圣地———敦煌,开始了60年的敦煌艺术研究生涯。
从1946年开始,段文杰共临摹各洞窟不同时期的壁画340多幅,面积达140多平方米。这一成绩在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创下了第一。《都督夫人礼佛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曾与段文杰共事近40年的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前所长关友惠说:“段文杰制定的临摹方法一直是我们临摹敦煌壁画的指导原则,他是我们敦煌壁画临摹工作当之无愧的领路人。”
段文杰还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他做的洞窟编号被认为是最完整和最科学的,至今仍在沿用。
在进行敦煌壁画临摹的同时,段文杰开始了敦煌学的研究,包括莫高窟壁画人物的服饰、敦煌艺术、敦煌石窟的美学意义和历史价值等。段文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百万字,《段文杰敦煌艺术论集》还成了敦煌学术研究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工具书。他提出并论证了敦煌艺术是在中国汉晋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经大量吸收外来文化艺术营养形成的中国式的佛教艺术的重要观点。印度学者曾将他的研究成果翻译成《段文杰眼中的敦煌艺术》,在佛教艺术的故乡印度出版,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是上世纪在国外出版敦煌艺术专著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之一。
敦煌研究院现任院长樊锦诗说:“段文杰从美术史和美学的角度探讨敦煌艺术的风格、技法等特色,以及敦煌艺术形成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并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敦煌艺术的时代发展脉络。凭借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他是敦煌艺术研究的集大成者。”
5史学泰斗赵俪生辞世
11月27日,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先生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
赵俪生1917年出生于山东安丘。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在山西投身抗日游击战争。1947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1957年调兰州大学任教,1991年离休。
赵俪生文史哲兼长而尤精于史,在农民战争史、土地制度史、文化史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被人们称之为“上个世纪文人的典范”。
赵俪生早年从事前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论文《清初山陕学者交游事迹考》,博得胡适的赞誉。1949年10月,在《新建设》上发表《论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提出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史料的结合,是中国新史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从1953年起,赵先生与夫人高昭一联袂从事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次年就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以后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拓者。从探索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入手,赵先生对中国土地制度史进行了全面独到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出版了《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专著,自成一家。
赵先生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在个案研究(如顾炎武研究)和理论认识方面都堪称典范,在史学界颇有影响。几十年来,赵先生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笔耕不辍,先后出版著作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赵俪生教授执教半个多世纪,开设过中国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农民战争史、明清思想史、史学概论等许多课程,对课堂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出色的讲课艺术,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人才。他重视教学与科研相长,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携,引导他们从教学的需要进行科研,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兰大历史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王稼范教授评价他是20世纪主讲中国通史课程最好的老师之一:“解放前,中国高等学府历史课讲得最好的是钱穆,解放后,则首推赵俪生。”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汪受宽说,赵俪生上世纪30年代开始求学,40年代在学术界暂露头角,五六十年代蜚声国内史学界和理论界,是我国史学研究界辞世的最后一位老一辈“大家”,他的去世,不仅是史学界的一大损失,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6一书一剧列入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在最近被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的118个项目中,甘肃的《读者》杂志海外版、舞剧《大梦敦煌》名列其中。
《读者》的成功是中国期刊界的一个奇迹。早在2005年,《读者》就以33.82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2005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全国9000份期刊杂志中居第一位;2006年10月,《读者》的发行量曾经一度突破千万,全年平均发行量达到898万册;2007年6月22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办的2007年(第4届)中国品牌高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读者》杂志以36.28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4年入选排行榜,品牌价值较上年增加了2.17亿元。
现在,作为中国期刊杂志界的第一品牌,读者》发行量稳坐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交椅,正在延续自己的奇迹。
《读者》已经成了甘肃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而《大梦敦煌》则是在戏剧界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从《丝路花雨》推出以来,以敦煌历史和传说为素材的舞蹈在甘肃舞台上经久不衰。
《大梦敦煌》是1998年前出品的舞剧精品,整整9年了,在国内外演出近400场,收入过4000万元。《大梦敦煌》将莫高窟和月牙泉加以人格化,以故事性与艺术观赏性的完美结合,在市场上屡获成功。该剧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两地共演出26场,票房收入达870万元,在当地掀起了一阵“敦煌热”。
在“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评审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甘肃舞剧《大梦敦煌》高居“十大精品剧目”榜首。
今年9月25日到10月13日,国家大剧院试演出期间共推出7台剧目,《大梦敦煌》也被号称“只认剧目不认人”的国家大剧院相中,应邀参加了试演出,首都观众大呼“过瘾”。
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兰玲说,《读者》和《大梦敦煌》被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的确是甘肃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是甘肃文化人的骄傲。
7地方小产业“唱响”文博会
今年,我省代表团参加了两个文博会。
5月17日-20日,甘肃省委宣传部组团带着140个文化项目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文博会上,我省一改过去政府包办的传统做法,鼓励社会团体介入,除宣传和文化部门推出的项目外,一批企业及民间力量和社会团体的自选策划项目也格外引人注目。参展单位除文化、广电等部门外,新增加了兰州、天水、庆阳三个市和十多个民营文化企业参展参会,重点挖掘宣传黄河文化、伏羲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
4天会展期间,甘肃展团凭借鲜明个性、独特风格和颇具吸引力的项目,收获颇多:集中签约项目25个,累计签约金额约35亿元;展销期间,现场签订销售合同金额上千万元;现场销售各类展销品累计30多万元。《读者》等知名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踊跃走到台前。
“一号”作家陈玉福的“一号”系列在文博会上成了“香饽饽”: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影视部、深圳金巢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与他签订了“一号”系列中的四部长篇小说电视剧改编出让协议;北京百年华盛影视有限公司要将他的《一号项目》拍摄成20集电视连续剧。
在甘肃流传的一个年代久远的古罗马军团的故事,引起了意大利人的兴趣,他们决定投入3亿欧元与永昌县联合摄制38集电视连续剧《骊靬传奇》、共同开发建设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以及在永昌县境内实施意大利产业基地发展战略计划项目,签了一个上亿欧元的大项目。
初次参加文博会的甘肃新敦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收获了“意外之喜”。这家公司成立仅3个月,麾下的艺术乐团成立才1个月,没料想却签下了12份意向性合作协议。制作刻葫芦的农民艺术家王小弟也拿到了一份18万元的供货合同。
而在8月18日上午开幕的第三届中国西部(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甘肃展团巧用心思,将陇东农家院落热烈喜庆的一幕“复制”到了草原青城,窑洞、绣楼、辘轳、水井,皮影戏在院里铿锵开锣,一组黄土地一样厚重的陇原文化符号在本届西部文博会上异常醒目。
此次我省参展以庆阳文化产业为重点。红肚兜、绣花鞋、抓髻娃娃、十二生肖,一串串极具地区文化特色的小香包令都市人目不暇接。高坐绣楼的红衣女子抛洒下各色香包,绣楼下的人群顿时挤成一团。
西峰区文化局副局长吴佳霖说:“几万件香包刺绣、剪纸皮影,从装饰品到日用品,特别受欢迎。”
会上有专家称,甘肃此次是“四两拨千斤”,派出了一个“小荷包”,竟也闹得红红火火。《中国文化报》称甘肃展馆的展销“是真正意义上的风味独具的民俗文化大餐”。
三天会展期间,我省展台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32万元,达成意向性供货协议3宗,价值约26万元。
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魏亚峰副处长说,从两次展会看,我省文化产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发展面上情况比较乐观,各市州都很重视,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主题性的产业,潜力很大。
8三台戏剧接连获得大奖
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兰玲说,今年的甘肃舞台可谓好戏连台。
陇剧《官鹅情歌》、秦剧《大河情》、京剧《丝路花雨》接连获得大奖。
今年9月7日,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3至2006年度)揭晓,由甘肃省陇剧院精心打造的陇剧《官鹅情歌》喜获优秀作品奖,进京展演好评如潮。
《官鹅情歌》剧情讲述了陇南市宕昌县“官鹅沟”中一个古老的恩怨情仇故事。沟中居住着邸族和羌族两大部落,邸族首领想独霸草原,惹起兵祸,邸族首领被俘,其子官珠潜入羌族大本营伺机雪耻,却遭遇羌公主鹅而私订终身。中秋迎娶时悲剧发生了,官珠和鹅先后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自己人射向对方的毒箭,用生命谱写了真挚爱情,为草原赢来了和平。两部落为了纪念这对恋人,取他们的名字命名这条沟为“官鹅沟”,从此世代和平。整个剧情起伏跌宕,错落有致,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甘肃省陇剧院在编创过程中加入了陇南民歌和现代音乐等众多元素,在舞台布景、服装道具上多有创新,在强调民族特色、营造历史氛围方面颇具匠心。
10月,省秦剧团出品的秦剧《大河情》在山西举行的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荣获金奖,同时还斩获7个单奖项。
《大河情》讲述的是发生在大西北月亮湾一个穆斯林家族的悲情故事。青年男子杨世龙与爱国女学生白雪儿,在漫花儿时产生了爱情,并相约成婚。但日寇的侵略打破了他们的情梦。为了国家,他们毅然奔赴前线,抗击日寇。最后,面对日军的围追堵截和侵略者的刺刀,他们无畏地跳下了悬崖。
“《大河情》就是黄河情,是母亲情。剧中所表现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谭志湘说。
在音乐风格上,《大河情》选择了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秦腔艺术,同时又融入了大量西北黄土地上民族特色婉转花儿元素。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将秦腔和花儿两种音乐曲调结合,这在秦腔演出中还是第一次。
12月17日,省京剧团推出的京剧《丝路花雨》在苏州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金奖。
大型西部京剧《丝路花雨》改编自20世纪大型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继我省创排的《夏王悲歌》、《西域星光》之后的第三部西部京剧。
京剧《丝路花雨》的编剧杨绍棠说:“我们取得的成功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我们的品牌把具有世界意义的故事用京剧的形式展现,并实现了形式上的转变,完成京剧对当代现实的诠释,深刻挖掘当代内涵。特别是莲花舞、马队舞、敦煌舞、印度舞和波斯舞五段舞蹈的融入,给舞台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
9张小琴为我省摘下第十朵“梅花”
12月3日晚,从在苏州举行的第10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暨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传来喜讯:兰州戏曲剧院的演员张小琴为我省戏剧界再夺一朵“梅花”,成为甘肃省第九位获得“梅花奖”的演员,也使我省的“梅花”总数达到了十“朵”。
张小琴1969年出生于一个戏曲世家,她从小就爱看戏、唱戏,经常跟父母去剧团,耳濡目染,为她日后进入戏剧界奠定了基础。10岁时,张小琴郑重地向父母提出要求:“我也要唱(秦腔)!”她甚至已想好了“后路”———如果父母反对,她就“绝食”抗议。
张小琴说,她始终坚信,摘取梅花奖不是她一个人的梦,而是怀揣在所有唱戏人心中的一个梦,“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它!”
1983年,年仅14岁的张小琴考入省艺术学校秦剧专业学习,主攻小旦、青衣。1988年,张小琴毕业后分配到天水市秦剧团工作,1993年,在省“视野杯”秦腔青年优秀演员邀请赛中,以一折《刺蚌》获二等奖。1994年,张小琴被选调到兰州市秦剧团。
2003年11月,在兰州举办的“西北五省会(首府)秦腔名家精品大荟萃”上,张小琴推出自己的第一个折子戏专场———传统戏《见判》、现代戏《刘胡兰就义》、武戏《刺蚌》和名剧《斩窦娥》,充分展现了她戏路宽、表演细腻传神、人物性格把握准确等艺术特点。
在2005秦腔艺术节上,张小琴在其申报“梅花奖”的专场演出中,在《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三出戏中分别塑造了3个不同性格、身份的女主人公。在演出中,张小琴把窦娥、焦氏、田氏3个人物演得迥异有别。张小琴俊秀大方的扮相、清亮柔婉的唱腔、干净利落的表演,赢得了戏迷的一片叫好声。
张小琴说,从2005年开始,“梅花奖”由一年一评改变为两年一评,间隔时间长,竞争也更激烈。当时有7台“申梅”专场戏,甘肃只有她一人,“压力还是挺大的。”
张小琴也是兰州市的第二朵“梅花”,第一朵是周桦于1996年捧得的。兰州剧作家严森林得悉张小琴获奖的消息后说:“相隔11年,兰州终于又一次拿到了梅花奖,太不容易了!”
今年38岁的张小琴说,她还想再唱几年,将来唱不动了,就去教学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