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0月,民盟甘肃省委和省发改委西部开发办公室联合在甘肃省进行了关于西部大开发七年来政策效益情况的调研,形成了4万多字的调研报告。报告分析总结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7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向西部倾斜后发挥的效益和存在问题,论述了东西部差距仍然呈现继续拉大趋势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建议。这次调研虽然仅限于甘肃省境内,但反映出的问题在西部各省区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西部大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次常委会上,仅作简要陈述,供大家参考。
一、东西部差距继续加速拉大的态势,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七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投资环境有了好转,经济社会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大开发步伐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悬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依然滞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公共产品供给处于较低的层次;生态环境脆弱,建设任务浩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机制体制等深层问题突出,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经济基础薄弱,总量较小;“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等因素,导致了西部省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还是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与东部地区居民形成强烈反差,这一根本差别应当引起中央的高度警觉。
二、东西部历史差距的现实和当前差距仍进一步拉大,除自然历史地理等不可变因素外,国家的政策导向等可变因素的不到位是西部和东部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的主因素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经济增长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但在承认经济规律作用的同时,中央政府有责任、有能力采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控制、缩小这种差距的扩大幅度和速度。以甘肃为典型的西部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但国家从计划时期就实行的宏观政策,将西部定位在资源输出上。改革开放后,这一格局并没有改变,造成的后果是西部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缓慢发展。产业链条短造成西部以低附加值为主体的上游产品应对东部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在产品交换过程中形成难以弥补的“剪刀差”。现在国家对西部的优惠政策,很多都是东部早就实行过的政策,缺乏吸引力。而西部现有的发展基础主要建立在“一五”时期的“三线”建设项目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绝大多数标志性工程,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对当地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虽然在投资、财税、金融、信贷等方面给西部地区一定的倾斜,但无差别的区域政策和“一刀切”的政策实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冲抵了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使东部地区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飞速发展,而西部地区仍然由于发展基础和发展动力的不足,很难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被动局面。以甘肃为代表的西部省区的发展现状表明,东西部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对国境线长、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来说,已达到了可以承受的最高限度。这必将对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后果。不尽快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西部大开发任重道远。
三、西部与东部存在差距有其客观性,但我们不能听任这种差距不断拉大,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予以控制和缩小依赖市场的力量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必须确立国家主导,增加投入,加快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通过中央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力量,采取特殊的区域差异性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加快欠发达地区开发开放,尽快达到缩小区域差距的目的。1、构建全新意义上的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东西部区域经济和产业分布格局,加快开发利用西部资源。2、在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对区域经济进行控制和引导,将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和重要科研、文化建设项目向西部地区布局,发展壮大西部节点城市,进行投资领域开放试点等,通过国家强有力的财政性投资引导和项目拉动,加大对西部地区有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的重点产业的扶持,运用市场机制和中央宏观政策引导经济要素向西部地区扩散,使西部地区成为全国产业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增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3、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大开发投融资渠道,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要继续完善和用好现有资金渠道,革除以发展基数确定转移支付额度的办法,推进以比例确定转移支付额度,切实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整合中央各部委掌握的国家财政资源,尽快出台《财政转移支付法》。创新西部大开发投资机制,发行特别建设国债,建立西部开发基金,下放金融监管权限,扩大西部货币供应量,增加资金融通量。推进灵活利率政策和贷款差别政策,落实少数民族地区补助递增政策。积极拓展其它融资渠道,尽快建立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流域间资源保护利用成本的合理分担和优化利用。4、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倾斜政策,加大向西部地区的信贷投入力度。实施更大差别的税率政策,在西部地区的企业一律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免除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拨付地方财政。推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刺激西部企业下游产品开发,延伸西部企业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在部分税种和税收方面放宽地方政府自主决策的权限,扩大西部省(区)政府的税收豁免权,在重点开发功能区试行“无税特区”。5、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大对西部省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扶持力度,取消各种地方配套资金,增加高校在西部的招生名额。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将甘肃省纳入享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范围。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增加异地扶贫搬迁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扶贫非重点县生态移民投入。6、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开发促进法》。把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组织领导机构、开发资金渠道、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开发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有了法,就可以依法保障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能够依法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协作关系、互助关系;保障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保障欠发达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地区充分享受国家应有的支持政策;保障国家关于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合理分工、配套政策、目标责任等得到有效的监督实施。从而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发言人主要职务周宜兴省政协副主席)
上篇:
下篇: